“文字秘书”应该成为“速录秘书”
曾经运用“亚伟式中文手写速记”为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江泽民等领导同志担任过速记记录,现任外交部档案馆馆长的廉正保同志回忆道:"1971年,周总理看到基辛格带来的速记人员使用速录机,用手敲击键盘可以完成记录工作,总理非常感兴趣。会谈休息的时候,他走到我身边,当着基辛格的面问我:‘咱们能不能制造中又速录机啊?’我那时侯胆子挺大,我说:‘能,一定能造出来。’但是我心里一点也没底。总理笑笑说:‘那好,好好努力,想办法把它造出来,人家能够做到的,我们也一定能够做到。’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八九十年代,我大部分时间在驻外使、领馆工作,1998年我回国以后,知道唐亚伟教授带领一批专家创造出了‘亚伟中又速录机’,只要敲击键盘就可以直接显示出中文,速度和效果都比当年的英文速录机还好。我没有做到的,唐老做到了,实现了周总理的遗愿!”
速记:伴随着中国革命成长,现任外交部档案馆馆长的廉正保同志同时也是一名优秀速记工作者,先后在外交部西欧司、欧美司、美大司和我国驻外使领馆工作。他跟着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高级领导人多次出席重大外交场合,仅陪周恩来参加公开与不公开的外事活动达200次之多。中苏边界谈判、中美建交谈判、中德西德)建交谈判……一幕幕的惊心动魄,他都亲临其境,用速记追赶声音,见证历史。——这是手写速记发挥了重大的政治、外交作用的一个实例。
如今,唐亚伟教授发明的“亚伟中文速录机”已经更加广泛地应用在中国大地,走出国门,成为世界人们注目的汉字也能与语音同步的瑰宝!就是因为它的巨大功用,先后获得了北京市科学技术一等奖、首届钱伟长中文信息处理科学技术一等奖,2007年2月27日又获得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颁发的“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在国务院颁奖大会上,国家主席胡锦涛同已经92岁高龄的唐亚伟教授亲切握手并热情询问唐老高寿,让我们全国秘书界同志在这里向速记界泰斗唐亚伟教授致以最热烈的祝贺!
亚伟速录是进行实时语言信息采集的关键技术,它采用专用键盘和专用软件对语言信息同步记录并转化为文字,是中文信息处理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是实现信息化的基础,也是根本实现办公自动化的重大突破,是秘书们真正解放劳动力、创造更大工作效率的推动器!
长期以来,由于汉字的特殊性,输入瓶颈一直制约着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影响我国信息化的进程和汉字在国际上的地位。亚伟速录技术的深入研发和成功应用,尤其是这次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标志着我国中又信息处理技术实现了质的飞跃,与信息化的国际大潮成功接轨。特别是在信息采集的速度与效率上,还取得了优于国际同行的骄人业绩,标志着我国中文信息处理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作为秘书,必须懂得速记。会运用速记技术,等于你的工作插上了翅膀,你成了秘书中的飞行军,秘书工作就是速记工作,秘书掌握了速录技术,不但更快速地完成语言传递和记录工作,还可以直接与语言同步在大屏幕上显示出文字,让人们享受着“阅读”的快乐!
你是否正在为秘书的工作效率不高而懊恼,你是否正在为决策会议文件形成速度之慢而焦虑,那么,就应该学习速录技术,掌握速录技术,成为一名熟练掌握和运用速录技术的秘书,每分钟200字以上的汉字录入速度,完全跟上您说话的速度,将带给您全新的惊喜!
人们通俗地把秘书工作概括为 “三办”,即办事、办文、办会。其中办文、办会工作都与文字处理相关,掌握速录技能,成为秘书工作人员必备的一项使用的技能!
会速记的人不一定是秘书,而秘书应该掌握速记,进而更应该掌握速录技术!
“文字秘书”还应该成为“速录秘书”!(作者:中国中文信息学会速记专业委员会常委、黑龙江省文秘速记学会第一副理事长王正)
王正先生简介:
王正
王正先生为老一辈速记专家,曾担任黑龙江财政高等专科学校科研处长、《黑龙江财专学报》编辑部主任兼主编。1993年1月离休。先后被聘任为黑龙江人文科学著作编辑部综合编辑室主任、黑龙江经济发展丛书编辑部主编。现应聘为黑龙江省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专家,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室从事研究咨询、督察工作。
标签: 速记